第118章 朝日鲜明
书名:青凤引 作者:童心陈不老 本章字数:2425字 发布时间:2021-12-11

李成桂自立为高丽王后,立即派兵围攻正与明军作战的中军和左军。

此时,李成桂废黜国王辛禑的消息已经传到前线。与明军作战的左军和右军早已军心涣散。在明军和李成桂军队的夹攻之下,很快便向新国王投降。

听说中军和左军投降后,国内已经没有什么反抗力量,新的王朝基本稳固下来。

李成桂于是大赦天下,释放囚犯,减免税赋,停止王宫和陵寝工程。百姓欢欣鼓舞,竞相表示拥护。

忙完这一切,已经是快两个月过去。这日新国王李成桂在王宫中大摆宴席,答谢苏牧风、兰菁、南宫云、司徒眉和顺手如来等有功之人。

席间,苏牧风等对李成桂表示了祝贺,谈到高丽国的未来,李成桂表示要建立一个全新的、与过去不同的新高丽。因此想更换国号,但新的国号如何命名,还没有想好。

兰菁听了,呵呵笑道:“殿下如果不介意,我倒想替殿下起一个国号。”

李成桂微笑道:“兰姑娘足智多谋,如果能帮本王起一个国号,那肯定是非常不错的。”

兰菁说道:“我觉得原来的高丽国被那个辛禑弄得民不聊生、乱七八糟的,既不高大也不美丽,简直是名不副实。自从大王继承大统后,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对老百姓轻税负,促生产。我相信在大王的统治下,未来的高丽国就如朝日一般充满希望,而且肯定是吏治鲜明,没有贪官污吏,因此不如就取国号为‘朝鲜’,取‘朝日鲜明’之意,不知大王意下如何?”

李成桂一听,大声叫好,高兴说道:“兰姑娘果然聪明过人,想出了这么有意义的国号,以后我高丽国就称为‘朝鲜’了。”

顿了顿又说道:“这开城作为国都,已经五百多年了,由于历经许多朝代,这里的遗老遗少很多,许多人目前对我新朝的统治还心存不满。既然以后我高丽国称为朝鲜,为了与过去的高丽国彻底脱离关系,本王想将都城也换一下,另外选一个地方作为都城,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?”

苏牧风道:“不知大王有没有意向的都城?”

李成桂道:“南面有个地方叫汉阳,离大海不远,背靠北岳山,风水不错,是一个建立万年基业的好地方,本王想迁都于此。”

苏牧风点点头道:“殿下既然已经考虑好了,那肯定是不错的。”

当晚大家尽欢而散,第二日李成桂便颁布国号为朝鲜。

没多久,李成桂又委托顺手如来作为他的特使,带了许多慰问品前往明军大营。

苏牧风和兰菁、南宫云、司徒眉一起随同返回。

顺手如来作为朝鲜国王李成桂的特使,代表朝鲜国王李成桂承认大明王朝为朝鲜的宗主,表示朝鲜国将永久为大明王朝的藩属,每年向大明王朝纳贡朝觐。 双方随后签署了停战协议。

做完这一切,顺手如来又回到开城,向李成桂汇报完情况,然后便向其请辞,准备回到明军大营与苏牧风会合,一起离开辽东,返回中原。

但李成桂正当用人之际,见顺手如来办事干练,并且与苏牧风称兄道弟,今后在与大明王朝打交道中还要倚仗于他,怎肯轻易放他离去,因此想方设法挽留他。

顺手如来见盛情难却,便只好留下,李成桂随即便派他前去汉阳监造新的王宫。

顺手如来派人给苏牧风送信辞别。苏牧风见他有了好的去处,也只得由他去了。

顺手如来在汉阳仿照中土的建筑风格修建了新的王宫和都城,李成桂看了非常满意,为了表彰顺手如来这个中土汉人的功勋,便将新的都城命名为汉城,那是后话。

至此,大明王朝和高丽国之间僵持了几个月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。监军朱允炆经请示朝廷,令副元帅胡拨都为铁岭卫指挥使,兼任朝鲜监国,常驻辽东和朝鲜。 朱允炆和王可仁则准备择日班师返回中原。苏牧风和兰菁等四人则准备去漠北蒙古寻找南宫云的师父李梵音。

临行前夜,朱允炆和王可仁设宴为苏牧风四人饯行。

酒至半酣,朱允炆对苏牧风道:“我大明王朝虽然已经天下一统,威震四方,但边境地区元朝的残余势力还蠢蠢欲动,并不稳定。朝廷正是用人之际,苏少侠身负奇才,不知能否偕同兰姑娘、南宫姑娘和司徒姑娘随我入京?待我启禀皇上,必将对诸位委以重任。”

王可仁附和道:“是啊,凭苏少侠的武功和智谋,若为朝廷效力,将来必将位列公卿。”

苏牧风呵呵笑道:“感谢千岁爷的厚爱,但苏牧风乃山野粗鄙之人,懒散惯了,不习惯官场的约束。还是让我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吧!”

朱允炆叹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随你吧,只是可惜你一身的本事了!”

苏牧风道:“感谢千岁爷的理解,今后有需要苏牧风之处,通知一声,就算相隔万里,苏牧风也必定赴约!”

然后又谈起漠北蒙古的事情,朱允炆道:“那漠北蒙古王爷纳哈出对朝廷阳奉阴违,阴畜异志,以前朝廷一方面没有腾出手来,一方面是觉得他还没有露出明显的反叛的端倪,但据苏少侠所说,他居然收买谷满屯这样的边关守将,估计其起事的日子已经不远了,情况确实非常紧急,好在如今高丽的事情解决了,辽东地区基本上稳定下来。我此次回朝,定会启禀皇上,让朝廷早作准备,应对漠北的反叛。”

苏牧风道:“我们即将去漠北蒙古,顺便可打探一些消息,希望朝廷早日发兵,我等若在漠北,也可以尽一点微薄之力。”

朱允炆点点头。然后长叹一声道:“边境未平,藩王势大,今后事情还多得很呢,恐怕还多有仰仗苏少侠之处!”

苏牧风道:“如今边境确实还有一些不宁,但千岁爷说藩王势大,不知此话怎讲?”

朱允炆看看左右,低声说道:“实话告诉你吧,如今大明王朝分封于各处的藩王仗着皇上的宠爱,为所欲为,为害一方,许多藩王心怀异志,悄悄招兵买马,拥有自己的军队,我很担心皇上百年之后,这些心怀异志的藩王必会给国家带来动乱。因此解决藩王势大的问题,已经是迫在眉睫了。”

苏牧风听了,摇摇头表示不解。朱允炆见了,苦笑道:“我忘记了,你怎么会晓得藩王的事情呢?”

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,皇孙朱允炆对苏牧风这个贫民百姓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信任。因此将藩王的情况详细的告诉了苏牧风。 苏牧风听了朱允炆的叙述,大概明白了藩王割据是怎么回事。但他知道这是皇家的事情。虽然他觉得朱允炆作为皇孙,生性善良,能为百姓着想,让他很有好感,但涉及到皇家内部的事情,他也不能替朱允炆出什么主意。只是表示今后如果有需要之处,将不遗余力的为其效力。

次日一早,大家便依依惜别,各奔东西。监军朱允炆和征讨大元帅王可仁赠送了苏牧风等人四匹良马。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往漠北绝尘而去。

上一章 下一章
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
章节评论
😀 😁 😂 😃 😄 😅 😆 😉 😊 😋 😎 😍 😘 😗 😙 😚 😇 😐 😑 😶 😏 😣 😥 😮 😯 😪 😫 😴 😌 😛 😜 😝 😒 😓 😔 😕 😲 😷 😖 😞 😟 😤 😢 😭 😦 😧 😨 😬 😰 😱 😳 😵 😡 😠 😈 👹 👺 💀 👻 👽 👦 👧 👨 👩 👴 👵 👶 👱 👮 👲 👳 👷 👸 💂 🎅 👰 👼 💆 💇 🙍 🙎 🙅 🙆 💁 🙋 🙇 🙌 🙏 👤 👥 🚶 🏃 👯 💃 👫 👬 👭 💏 💑 👪 💪 👈 👉 👆 👇 👌 👍 👎 👊 👋 👏 👐
添加表情 评论
全部评论 全部 0
青凤引
手机扫码阅读
快捷支付
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,当前阅读币余额: 0 ,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
支付方式:
微信支付
应支付阅读币: 0阅读币
支付金额: 0
立即支付
请输入回复内容
取消 确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