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老汉(方言,父亲的意思)到祖租坟头上去了,有啥子(方言,什么的意思)事跟我讲吧。”她这样说。
那边大女儿沉默了一会儿。
外祖母这头的村人已经在急了:“电话费好贵的,长途话费贵得吓死人,你们搞快点!”
“莫急,话费我会给哩……”同大女儿一样,心中有愧的外祖母,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孩子,她只能拿话安抚村人。
沉檀母亲知道话费贵,所以只能求助母亲:“妈,我又生了个女娃……”
说到这,声音又哽咽了,外祖母也是叹气。
大女儿跟大女婿是自由恋爱。
两人是同班同学,大女婿人有派头,嘴巴会说,人有些风趣幽默。
那会儿的女孩子不喜欢地里勤勤恳恳干农活的男孩,就喜欢这种花哨不能踏实过日子的。
外祖母为着小儿子,也没时间去考察女婿人品和身家,就匆匆忙忙把女儿嫁了。
婚后,很快生了个女娃,聪明伶俐,天资卓越,惯讨喜,所以婆家人也没说什么。
可惜孩子福薄,三岁就夭了。
二胎还是个女娃,因着头胎没了,这个女娃就变作大娃,不用罚款,也早慧懂事,帮着带弟弟挺好。
可惜三胎还是个姑娘。
外祖母虽然比外祖父要小,但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,是知道,为了要儿子,这些多余的女娃,会遭受什么。
“女娃娃呢?你们外头医院里,不好坐月子吧?奶水足不足?实在不得行,养到断奶,送回来喊你老汉带,反正他又没得孙子,带外孙女也是一样的。”外祖母确实愧疚于大女儿。
不然这外孙女,怎么都不该娘家人带的。
说出去都怕人笑话。
婆家养不起还是怎么的?
建国后男女平等没有错,但传统观念还是认为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。
嫁到老李家,就是老李家的人了,生的娃娃,是要姓李的,丢娘家来算什么?
但大女儿打这个电话,请求的意味就很明显了。
她为人母亲,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。
只是她没想到,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。 “娃儿被他们送回南关咯——”大女儿绝望的语气,可怜的哭声,随着信号,随着电话线,传到了外祖母这头。
“啥子?”外祖母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,“生下来才几天?你是啷个(方言,怎么的意思)当妈哩?当妈老汉的,杀儿杀女不犯法是吧?”
刚生出来的女婴送走,这不就是指望在路上死掉么?
就算送娃的人不敢下死手,把孩子平安送到,那家里两个爷奶辈的,养娃不可能像父母那样用心,或掉井里,掉粪坑里,掉猪圈被猪啃死……
都是有可能的,谁又能说什么呢?
长辈带孩子,孩子真出了差池,你能有脸怪他们吗?
“妈……”大女儿喊得无助,“你莫骂了,你说囊个(方言,怎么的意思)办嘛……”
“囊个办?我晓得囊个办?”外祖母是又气又急,说话有些口不择言,“你要生囊个多,你生不出带把的,完不成任务,你问我,我啷个晓得囊个办?”
外祖母的话,像根根锋利的尖刺,直往电话那头的女人心口处猛扎,那种尖刺入心头,埋进骨髓的疼痛,叫她再也扛不住,在滨海的街头,在电话亭里,放声大哭起来。
言语,比刀枪更伤人。
刀枪只摧毁人的躯体。
言语,却能摧毁人的精神,灵魂,甚至一生。
而最叫人无奈的是,说话者,还无意伤人。
他们只是关心则乱,只是太过亲近,想让你好。
你无法苛责,无法抱怨,也无法辩解,只能在无数个深夜,独自舔舐伤口,含泪入眠。
万万不要将之倾诉于人。
火石不落他人脚背,旁人是不会与你共疼痛的。
他们只会觉得你矫情。
“你现在来骂我有用吗?你早干嘛去了……”大女儿在风声里哭着问她,字字句句,都是控诉。
外祖母气息一下焉了。
是啊,她早又干嘛去了呢?
先前她连番质问,就是因为心有不安,准备推卸责任。
儿女的债,父母不背谁背?
这责任,从生下来,就无法推卸了。
“你要我啷个办嘛,你说,我能做,我就去做嘛……”外祖母向大女儿妥协。
她能如何呢?
世上的谁,不是在被生活推着走呢?
走一步看一步吧!
“妈,你去把娃娃接过来吧,我公公那个人你晓得哩,看不起女人,我怕娃娃被他害死了啊……”大女儿知道母亲松了口,连忙像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,把意思只管往外吐。
能不能救命?
她是不清楚的。
但这时候的人,只要有丁点儿希望,就会把全部重量放上去。
都是求来的性命,能活,还是要活着。
“你不养这个娃娃,又让她活下来,她长大会恨你哩。”外祖母多吃些盐,多过些桥,看事情要通透得多。
电话那头久久没人说话。
外祖母以为电话挂断了,‘喂喂喂’了好几声。
直到那边断断续续传来哭声,外祖母才知道,只是大女儿说不出话而已。
哭声呜呜咽咽,像是小兽快要断气。
“我走一趟。”外祖母带着沉重,轻声说出这句话。
“妈……”大女儿喊出一句,这个字似有千钧重,叫她不能再往下说去。
“我身体害了病,一直不好你是知道的,娃娃不一定能给你带多好……”外祖母还是补了这样一句。
她不能给大女儿太多期待。
父母是孩子的退路没有错。
但孩子太多了,父母只有两个。
哪里有那么多退路呢?
近日她觉着自己身体很不好了,眼皮直跳。
“妈——”大女儿吸了吸鼻子,回答说,“她长大恨我也好不恨我也好,至少,我不得恨自己,大妞的事情你晓得……”
开个头来,还没说下去,外祖母听了就心痛不已。
大妞没见过,但听说生得很不错,小小年纪,能说会唱。
实在可惜。
“妈,你动作要搞快点,我怕……”这时的女人,是最软弱的,她们需要一个备受呵护的月子,来帮她度过最脆弱的产后时期。
月子坐的好,女人不会老。
这话当然真的不能再真。
为什么容颜易迟暮,美人脸上生皱?
哪里有多少人,会真正去关心是谁诞下生命的呢?
“我晓得咯,等你老汉回来就跟他商量……”外祖母又嘱咐了几句,这才挂了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