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塘——河流。
陈塘县辖下河流镇,路程五个小时。
一人一块,沉檀是个婴儿,当然不要钱。
车就是个普通的大巴,核载25人,当然,往往为了多收钱,也为了让许多人能回家,路程方便些,超载是常有的事情。
一辆大巴,坐上四五十人,那都是很正常的。
安全问题,大家是不在意的,那会儿网络没有那么发达,真因为超载出了事故,大家都是不知情的,便是知情,人都有侥幸心理,那么倒霉的事情,总是不会轮到我的。
大家都这么想。
等到了河流镇,就没有车了,剩下的路都得靠双腿在草笼里钻出来了。
老乡手里的蛇皮口袋不重,但在他心里,却仿佛拎了千金的东西。
那里边装着给孩子买的糖果,给女人买的时尚布料……总之,不轻。
他右手抱着沉檀,离了黄土大路,往山里走去。 老乡老乡,老家都是在一处的,才叫老乡。
河流镇辖下的村,南关村,就是二人的老家。
南关村是很穷的,在那个处处都穷的内陆,南关村格外地穷困。
这里多山,农田尽数在山上,农人一日三餐,不是红薯就是南瓜,更多的,只能吃玉米高粱。便是这样的农作物,都是在山坳坳里,在石头缝中的泥土里,生长出来。
山上也有不穷的地方,柴火是不穷的,谁家都不缺过冬烧的柴火,不用青壮年去砍,就是老弱妇孺上山绕一圈,也能拾来不少枯枝落叶。
水果也是不穷的。山核桃,带着嫩绿的外壳,剥落时需得小心谨慎,否则黄绿色的汁水沾染了手,小半月是洗不掉的,内里的肉白嫩,带着涩意。
偶尔这种树的不远处,会种些酸枣树,变黄后自然掉落的酸枣,撕开薄皮,吃起来,真是胃口大开,让人想想,都忍不住口水涎涎。
此外,常见的橘子李子就更不消说了,也许就是因着这里不缺果子,所以女孩肤质都较好,白里透红,不易生痘疮。
冬季里没有那些,除却枯枝落叶,便是常青的松柏,陈塘人年前好折松枝柏叶熏香肠腊肉,所以山上,多得是松柏树。
可惜夜里瞧不见碧绿养眼,只能看到黑黢黢的树影,像卫士,年年守护大山。
翻山越岭,岔路重重。
在大年初三的凌晨,老乡靠着天上的星星指路,终于带着沉檀回到了南关村。
看到熟悉的景色,老乡脚步轻快,觉得路都可爱起来。
他的家在村中间位置,进得村来,走过一组,转头就能瞧见他家门口。
一年未归,故里也没什么变化,烂泥路仍是烂泥路,门前的花椒树还是没有枝叶。
也是,年年都在冬季回来,哪里能见到花椒发新叶。
这个点,家里灯当然不会亮起。
虽然他上火车前,就给村里来了电话,说了大概哪天到。
但天黑了人还没到,家里也就以为不是今天回来了。
人都是要过自己日子的,再是想念你,也不至于放着自己日子不过,没日没夜眼巴巴的候着你。
老乡路过家门,实在是想进去看看,看看一年没见的儿子,有没有长高,开过年来就得去学校了,老子读书不行,不知道儿子行不行……
还有老婆,总嚷嚷说他没出息,今年他打工赚了不少,给她买了沿海时兴的料子,做出衣服来穿上,在村里倍儿有面子。
这趟回家,兴许能给自己个笑脸……
想象着到家的场景,老乡叹着气,往大哥家方向走。
大哥,就是沉檀的父亲。
既然领了差事,总要先交差,才好回家。
熟门熟路找到村尾处,山中腰位置,那里挤挤挨挨好几户人家,前面带着挺大一个院子,修得挺阔气的门户,就是沉檀祖父的家,老李家。
至于阔气,也就是村里看起来罢了,实际家底心里都有数,都掏出来,不一定比那些两间屋子的富呢。